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
古代所謂的文昌,指的是天上星宿,因「文者精所聚,昌者揚天紀」,故稱之為文昌宮。其由北斗附近之上將、次將、貴相、司令、司中、司祿等六星組成,執掌人間威武、正左右、理文緒、老幼、災咎與封賞進士等事。
今為世人所崇奉的文昌神,據傳乃天上文曲星投胎轉世,生於周初,多次下凡轉世,到了晉朝轉世降生於越之西雋南方,名為張亞子,後遷居於蜀之七曲山。侍母至孝,幼有學識,博覽群書,善於文章;家富好善,多以濟人。再晉朝做官,不幸戰死,顯靈於梓潼。由於學養根基甚深,居蜀時教化庶民,宣揚儒家思想不遺餘力,奠定蜀人道德思想之基礎,對蜀國文教貢獻良多,百姓遂為他立廟奉祀。最初,被當作雷神祭祀,隨後逐漸成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,所以又稱之為「梓潼神」。
道家的說法,認為張亞子歿後,奉玉皇大帝御旨掌理「文昌府」,兼「司祿府」管理人間祿籍,將「梓潼神」與「文昌神」合為一體。神於歷代時有顯靈,唐宋兩代皇帝誥封其為「左丞相」、「濟順王」、「英顯王」等,元代又加封為「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,清代開始將「文昌帝君」信仰列入祀典,命天下學、府、縣及書院皆須設置祠祀,遂而全國各地健有文昌祠或文昌閣。由上可知「梓潼神」升格為與「文昌」信仰融合後,又可稱為「文昌梓潼帝君」,簡稱「文昌帝君」,崇奉之廟宇就稱為「文昌祠(宮、廟)」。
歷來信眾認為文昌帝君是主掌考試、政事、爵祿、命運及保佑讀書撰文之守護神,是讀書人求取功名科舉最敬奉的神祉,每逢考季來臨,文昌廟的功名燈光亮無比;以往文昌帝君聖誕時(農曆二月初三),官府與文人學士都須前往祭祀,歷代重視之程度可見一斑。
民間讀書人亦在自家廳堂上,供奉文昌帝君,相信文昌智慧顯億萬種化身,種善果於詩書,拜文昌帝君能使子孫日益聰明伶俐,開啟聰慧,由迷惑轉而領悟,藉以期許並保佑子孫能努力勤奮讀書,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,畢竟光耀門楣、衣錦榮歸都是每位科舉學子的夢想。
<文章來自台中市文昌公廟210週年誌慶指引>
文昌帝君聖像
今為世人所崇奉的文昌神,據傳乃天上文曲星投胎轉世,生於周初,多次下凡轉世,到了晉朝轉世降生於越之西雋南方,名為張亞子,後遷居於蜀之七曲山。侍母至孝,幼有學識,博覽群書,善於文章;家富好善,多以濟人。再晉朝做官,不幸戰死,顯靈於梓潼。由於學養根基甚深,居蜀時教化庶民,宣揚儒家思想不遺餘力,奠定蜀人道德思想之基礎,對蜀國文教貢獻良多,百姓遂為他立廟奉祀。最初,被當作雷神祭祀,隨後逐漸成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,所以又稱之為「梓潼神」。
道家的說法,認為張亞子歿後,奉玉皇大帝御旨掌理「文昌府」,兼「司祿府」管理人間祿籍,將「梓潼神」與「文昌神」合為一體。神於歷代時有顯靈,唐宋兩代皇帝誥封其為「左丞相」、「濟順王」、「英顯王」等,元代又加封為「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,清代開始將「文昌帝君」信仰列入祀典,命天下學、府、縣及書院皆須設置祠祀,遂而全國各地健有文昌祠或文昌閣。由上可知「梓潼神」升格為與「文昌」信仰融合後,又可稱為「文昌梓潼帝君」,簡稱「文昌帝君」,崇奉之廟宇就稱為「文昌祠(宮、廟)」。
歷來信眾認為文昌帝君是主掌考試、政事、爵祿、命運及保佑讀書撰文之守護神,是讀書人求取功名科舉最敬奉的神祉,每逢考季來臨,文昌廟的功名燈光亮無比;以往文昌帝君聖誕時(農曆二月初三),官府與文人學士都須前往祭祀,歷代重視之程度可見一斑。
民間讀書人亦在自家廳堂上,供奉文昌帝君,相信文昌智慧顯億萬種化身,種善果於詩書,拜文昌帝君能使子孫日益聰明伶俐,開啟聰慧,由迷惑轉而領悟,藉以期許並保佑子孫能努力勤奮讀書,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,畢竟光耀門楣、衣錦榮歸都是每位科舉學子的夢想。
<文章來自台中市文昌公廟210週年誌慶指引>
文昌帝君聖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