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水夫人 臨水夫人
臨水夫人又稱陳靖姑;安胎保產之神,道教所崇奉三奶夫人(臨水夫人、林紗娘、李三娘等夫人),姓陳名靖姑,唐閩縣(今福州)下渡人,生於唐哀帝天佑二年(公元九0五年)正月十五日;父陳昌、母葛氏,十八歲嫁劉杞為婦。
 
靖姑臨盆之時,景雲覆室,紫氣盈庭,閭里稱奇,均引為吉祥之兆。幼年時即異常神敏,並有通幻之能,悟解玄機,繡房靜養,常年隨母持齋誦經禮佛,七歲熟讀易經,十三歲得閭山大法院許真君錄為門下,傳授各門道法,學成下山行道,並派閭山法將王楊二太保為護法,行前其師囑託二四歲勿行法事。五代后唐天成三年(公元九二八年)臨水鄉一帶,適逢大旱,顆粒無收,民不聊生,值此靖姑正是二四歲又身懷六甲,為憫百姓深受飢饉之苦,遂不顧安危,竟脫胎家中,赴江邊行法祈雨,上天感其至誠降下大雨,旱象頓消,萬物得以生機,但脫胎家中之胎兒,竟被長坑鬼吞食,靖姑悲痛欲絕,奮起追殺鬼怪至臨水舊洞,將鬼怪永鎮於洞中,而她也因產後淋雨耗力,寒浸五臟六腑,於八月十五日在洞口成道正果。並留有誓願,要替天下之人救產保胎;自此之后,臨水鄉人因而祀之,並尊稱臨水夫人;沿海一帶婦女兒童遭遇災難,便向臨水夫人祈拜,亦都得到靈驗救助,閩省同胞為感念臨水夫人恩澤,除在各地建廟頂禮膜拜外,並在古田縣小東大橋頭橫洋村對面山腰,約距縣城三十里,成道之處建造臨水宮(臨水夫人媽祖廟),官舍連綿數拾棟,儼如小鎮,宮前溪水潺潺,山巒豐翠,風景清幽為護國祐民,救產佑童的法主和女神,尤其台灣各地所供奉的三奶夫人,以臨水夫人為主神的「三奶派」,已成道教淨明道中的一各教派,又稱「淨明閭山三奶派」。宋朝淳佑年間臨水夫人御賜為「慈濟夫人」;清咸豐年間晉封為「順天聖母」,並賜額「順懿」二字傳旨福建。
 
臨水夫人媽之偉大聖蹟,深受閔台兩地人民之感念,且詔書疊降,勞封褒揚,備載史冊,因其封號繁多,為便於記憶,謹以閩台兩地之俗稱證明於後:
 
1、 福建百姓俗稱:順天聖母、臨水陳太后、臨水乃、娘奶等
2、 台灣百姓俗稱:奶娘、太后陳靖姑、臨水夫人媽、三奶夫人、三宮夫人等
 
<文章來自台南臺灣開基臨水夫人媽廟>

 

臨水夫人聖像
背景圖
背景圖
背景圖